校院要聞 >> 校院新聞 > 正文

云南省委黨校第47期中青班學員到玉溪開展現場教學

2021-12-14 16:41:12

本網訊  12月6日至8日,中共云南省委黨校秋季學期主體班——第47期全省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160余人,分3批次(1班、2班和3班)到玉溪開展現場教學。玉溪市委黨校教學團隊受邀參與省委黨校主體班現場教學。

圖片1

澄江是玉溪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基地,撫仙湖是珠江源頭第一大湖,是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也是我國蓄水量最大的深水貧營養淡水湖泊。撫仙湖濕地資源及其所孕育的自然文化資源在地方、區域、全國、乃至同緯度都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和科考價值。尤其作為Ⅰ類水質的大容量深水型淡水湖泊,其生態服務功能的保護意義迫切而重要。

學員們走在撫仙湖邊,聆聽教師講解,感嘆著湖光山色,體驗著花海美景、漫步在觀光棧道,近距離親近撫仙湖,高聲朗誦“戒訓”訓導,感嘆澄江自然資源富足、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感動著為保護撫仙湖作出的各種努力。同時思考著澄江市注重科學規劃、高位統籌推動、部門協調推動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為區域濕地保護與資源合理利用的協調發展的做法,在高原湖泊水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中能提供的借鑒。

圖片2

右所鎮吉花社區將基層黨建工作與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建示范引領作用,全方位推動了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的振興。走進“省級美麗村莊”——馬房村,學員們參觀了黨群服務中心,詳細聽取了馬房村為推進鄉村振興主動融入總體發展、充分挖掘自身區位優勢找準定位、實現多項有效結合的做法。徜徉文化蘊意濃厚的村道、荷藕莊園、特色鮮明的民居,與村民交談、了解民宿經營狀況,品嘗藕食品,感受著馬房村前世今生的變遷,學員們流連忘返。

圖片3

走進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仿佛走進了人類發展的時光隧道,帶著“人從哪里來的”思考,學員們跟隨講解員,了解了“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從寒武紀的“云南蟲、昆明魚”到機械暴龍,從國內到國外,從遠古生物到現代生物,從標本到活體,感受了5億多年,地球的滄海桑田的變遷,對生命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有了更直觀和深刻的感受。

圖片4

參觀結束后,學員們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澄江的實踐》《鄉村振興“澄江經驗”樣本——馬房村的實踐與啟示》《澄江化石地博物館的思考和啟示》進行了交流研討。

圖片5

大家紛紛表示,此次現場教學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效果突出,讓大家接受了一次生動的現場觀摩和深入的實踐思考,同時也直接感受到澄江跑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加速度”,澄江經驗就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玉溪的實踐樣本,今后將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引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奮力譜寫好云南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排頭兵的新篇章。(公共管理教研室  李萌)

打印】【關閉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现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