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玉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于今年5月28日由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我們要從三個方面加強認識: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符合中國國情、維護百姓權益的法典
民法典事關每一個人的權益,被稱之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泵穹ǖ湔{整和規范的社會關系、經濟關系,涵蓋了每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不僅吸收了民事法律中的民事權利,而且根據時代發展增加了隱私權、居住權、土地經營權等諸項權利,進一步豐富了民事權利種類,完善了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同時,人格權單獨成編是民法典編纂的一大亮點,強化了對健康權、名譽權等權利的保護,凸顯了民法典作為“人法”的顯著特點和本質屬性,改變了傳統民法重物輕人的體系缺陷,超越了以物為本的法國和德國民法典,蘊含著對人民權利的充分尊重和保護。從此意義上講,我國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
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日常遵循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民法典把我國多年來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成果用法典的形式確定下來,規范了經濟生活和經濟生活賴以依托的財產關系、交易關系。民法典堅持“民商合一”的立法傳統,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民事商事領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比如:明確各種能夠進入市場交易的客體并規定了交易的規則和形式,完善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公平交易制度、合同制度、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度等。這些對于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是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民法典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治國理政水平的“大國重器”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要求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編纂民法典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布局,把民法典的編纂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將有力推動民事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而助推和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法治化軌道上推進民法典實施將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國重器”。
玉溪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后勁強、市場主體活躍、民商事活動頻繁,民法典在我市實施得好,具有示范和帶動意義。我們要主動作為,結合市情實際,多措并舉,為民法典順利、全面、有效實施做好充分準備。
一是推進與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廢、改、立!耙坏涑鼍欧◤U”,民法典生效施行后,將同時廢止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擔保法等9部民事單行法律。我市一些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出臺之時是以這些民事單行法律作為上位法的依據制定的,有的與這些民事單行法律相關聯、相配套。在新法實施前,應該對全市相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一次全面系統清理,對與民法典規定和原則不一致的,該修改的修改,該廢止的廢止,該訂立的訂立。
二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切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妥善處理各類民事案件,提高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并強化對民事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
三是將民法典的實施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要將是否符合民法典的精神作為重要標準;各級人大常委會在備案審查工作中,要將是否符合民法典的規定、原則和精神作為審查內容;各級政府在行使公權力的同時,要充分關注、尊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民事權利;各級審判機關要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加強對涉及財產權保護、人格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民事審判工作和監督指導工作;各級檢察機關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各級仲裁機構、人民調解機構和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要發揮各自優勢務實解決民事糾紛。 (作者單位:玉溪市政協)